close

文:王錦標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四(好文分享,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即刻刪除)



  一個曾經熟悉的電視畫面:雨天的早晨,騎著腳踏車的父親,將孩子送到校門口,催促孩子快點進入校門...........親情的自然流露,博得不少共鳴。不過,這個廣告畫面沒能持續播出,因為,主事者聽見了不同的聲音。



   剛結束一個星期的校外導護工作,看到的導護現象依然和十餘年前的情形相差無幾:接近上課鐘響的時間,我總是提醒孩子:「明天要早點起床,快要遲到了!」


   在這個當口,總有家長背著書包、拉著孩子,逕自穿越馬路;有的拖著睡眼惺忪的孩子,三步併兩步,催促導護老師趕快放行,一步送孩子上學的汽車堵住通學巷口,走路的孩子必須小心繞迴車尾而行;好幾輛摩托車停在通學巷口柵欄前,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其他汽、機車所傷,卻看不見更多的孩子正在閃避自己的車。由此看來,這些年學校三令五申、苦口婆心的宣導,仍然看不到效果。


   少子化的結果,使家長對孩子的照顧更加無微不至;相對的,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愈加薄弱,家長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學習與嘗試錯誤的機會而毫不自覺。


   有爸媽接送,孩子可以多睡幾分鐘;車子可以擋在通學巷口;可以不用理會交通導護...........。經常遲到,負責、守時的習慣會與孩子漸行漸遠。在通學巷口通道下車,孩子不可能體會躲避車輛的忐忑心情,進而體諒弱勢、尊重他人;不經過導護崗,孩子怎能有機會面帶微笑的向每天風雨無阻的導護師長說句感恩的話?難道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擁有負責、守時、尊重、體諒與感恩的品格?但真實生活中,孩子得不到實踐的機會,甚至造成認知與行為的衝突。


   教育的相關研究發現:良好習慣的養成,年齡愈小愈見成效。良好的教養是日積月累的習慣固著而來,這是磨練品格必經的過程,也和荀子所說的「積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二十餘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注意生活小節的家長,他們的孩子相較於同儕多了一份成熟,學習主動而且處事積極。


   少一點寵愛,對父母來說真得很難;不過,唯有如此,孩子才有機會成長。家長是孩子教育的主事者之一,聽得見不同的聲音,孩子的品格教育才能開始奠定基礎。


   將寵愛昇華,親情將更顯的可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